近期,高校人才網V的公號上發布了一篇招聘信息《新籌建公辦高校,可入編!7大類崗位招聘,大量教師/教輔崗》,每年新籌建的公辦高校并不多,一時間在各地的求職碩博人群中引起了新的話題。
同時,網站后臺也收到了不少求職者對「新籌建的公辦高?!沟囊苫蟆?/span>想去的人很多,大家想了解的方面也多。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新籌建的公辦高校,對求職高校的碩博人才到底有多友好?”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
01.
需求大,機會多
01.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span>
從整體目標上看,新籌建的公辦高校人才引進和發展規劃,往往急需引進真正意義上的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高層人才。
比起經年累月使用一套固定行政體系的老牌公辦院校,新籌建公辦院校的整體規劃創新積極、具備活力;剛入職的領導“新官上任三把火”,學校剛起步,能夠接觸項目數量多,且大部分優質,所以也更加適合年輕的碩博人才在此大展拳腳。
02.新籌建公辦高校的發部分崗位,幾乎是大量空缺的
公辦高校招聘中,難得的“粥多僧多”的場面,與一些老牌公辦院校時不時放出零星幾個簽合同邊緣崗位的“小氣勁兒”相比,由于選擇更多了,碩博人才入職公辦高校的機會更大,崗位對應的職業發展“天花板”也相對更高。
光是“首批公辦高校大學老師”的名頭,聽起來就十分吸引人。
3.新籌建公辦高校的崗位優勢不僅體現在數量上,還有層級、類別也是如此。
新籌建公辦高校招人,普遍是從領導層開始:學院院長、高層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首批專業及公共基礎課師資、教輔系列專業技術人員、高層次人才團隊助理研究員、管理人員、行政人員……
入職高校不知道什么崗位好?新籌建公辦高校的招聘崗位種類覆蓋層面極廣,總有一個崗位適合你。
02.
環境好,配套新
“你見過的最差的大學環境是什么樣子?”
“沒空調、沒獨衛、宿舍像難民窟?!?/span>
由于老牌大學的創立時間基本都很悠久了,文化和歷史的部分沉淀了下來,但許多生活必需硬件設施的標準,還停留在上個世紀。這些難以人力克服的客觀條件,給長期居住在高校環境中的大學師生們造成生活上的諸多不便。
于是,近十年來,已經有不少老牌大學的舊校區紛紛開始改造。
△近兩年部分老牌公辦大學紛紛改造老校區
改造難度太大,又有科研教學條件高要求的,怎么滿足呢?那就創立新校區吧!
新籌建的公辦大學,有的是獨立存在,有的則屬于某老牌院校名下。
但是它們的共同點是:新!
無論是高校建筑,還是科技設備,新籌建的公辦高校建造投入使用的都是最新的技術,大學師生們日常體驗感受是十分高品質的。
而且,如果是民辦的新大學,由于剛建立,名氣不大,或許還需要考慮教學隊伍配置以及生源的問題;但是新籌建的公辦院校,優秀師資力量和教學生源,可以說是完全不愁的。
03.
崗位要求的相對降低
我們以前在《雙非碩士如何進公辦高校,“混”到教師編制?》一文中寫過:許多“雙一流”建設公辦高校開設了異地校區,部分新籌建的異地校區尚且招聘碩士。
而對于獨立的新籌建公辦大學來說,招聘要求同時也受學校綜合性質的限制。比如康復大學由于是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山東省合建的公辦大學,主要招聘醫學、衛生方面的人才,招聘要求仍然是博士起步。
盡管仍是最低博士起,但在具體的招聘簡章上,用人標準并沒有完全固定,存在解釋空間。
△康復大學(籌)首批設置專業及公共基礎課師資招聘簡章
△康復大學(籌)部分教輔崗招聘要求
再對比一下其他老牌醫科大學的招聘要求——有的需要考試篩選、有的需要某段專業領域的研究經歷、有的必須要執業醫師證、有的要優秀博士后等。
△首都醫科大學2022部分教師崗招聘條件
有的則是明確規定了引進博士的具體條件,有非常嚴格的科研要求。
△西南醫科大學2022年教師/醫師/科研人員招聘信息
之所以新籌建的公辦大學與老牌公辦大學之間在招聘要求上有這樣的差別,可能也是因為:作為獨立的新公辦高校,名氣和專業程度還遠不如后者;加上大量空缺崗位還需要人才紛紛落座,所以高校采取的招聘策略,仍是“軟性擇優”。
這也給了碩博求職者一定的機會和努力的空間,只要門檻沒太高,試試又不是不行,萬一呢?
03.
最后一點想說的
盡管公辦比民辦穩定,背后又有政策傍身,但是正在籌建中的公辦大學,其穩定性肯定是比不了已經扎根多年的老牌公辦院校的。
部分公辦院校在落地籌建的過程中,也會因為一些客觀因素進度緩慢,甚至停滯。
尤其是不依托老牌公辦大學,獨立存在的新公辦高校,其落地和發展的空間和當地的經濟、政策息息相關,短期內想要成為國內的知名高校,還需要時間證明。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吃螃蟹的人”和敢于開創的人才,對求職者來說,機會與風險并存,還是要多做功課,然后果斷出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