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畢業已經兩年。也意味著,我以職場人的身份已經生活了兩年。原來,從最開始的雄心壯志,到面對現實的冷靜自持,只需要兩年的時間。
· 壹 ·
做出選擇
2017年6月,論文答辯結束的那一天,甚至沒來得及親自去拿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我已經從廣州飛回了家里,趕著參加第二天的市直單位考試。意味著,在讀博和繼續做國際漢語教師之間,我選擇了回家。
從機場到高鐵站,再到火車站,最后到達預訂的酒店已經是晚上11點,關于第二天的考試我甚至都不清楚考內容,考試結果可想而知。類似于這樣的兵荒馬亂,是我后面3個月的常態——不是在備考,就是在考試的路上。
一開始,雖然嘴上說著聽家人的話,不管是什么崗位都愿意試一試,但心里還是有自己的主意??傆X得,好歹是211大學的碩士,還在國外教過漢語,即使是當老師,也要做高校的教師,再不濟,也要做高校輔導員。
就這樣,簡歷、1寸2寸的證件照、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和獲獎證書不知復印了多少份,考試也參加了好幾場,每次排隊遞交材料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瞄一眼別人的畢業證書,然后心里暗自比較各自學校的名氣。雖然,遇見過更好的大學的畢業生,也遇見過海歸,但大多時候,母校211的光環總能帶給我無限的底氣。
然而,考試看的從來都不是母校的光環,而是自己的實力。你有多少知識儲備、能否真的勝任這個崗位,只能通過考試來證明。
在一場又一場的考試中,我深刻地認識到,當今的社會,最不缺的就是碩士畢業生了,只要你通過考試,誰管你是211還是985,即便只是普通的二本院校,都可以得到入職的機會,否則,一切都免談。那個時候,才真正明白"學歷只代表過去"這句話的含義。
隨著一場又一場的考試,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高校競爭太大,我便把目標轉移到中小學和事業單位。還好,參加過幾場考試后,開始進入面試,最后在小學語文教師和初中語文教師兩個崗位中,選擇了做初中語文教師。
那是一所半寄宿制的中學,學校里一半的學生住校,一半的學生走讀,每個班的情況也是這樣,我是初一的語文任課老師兼班主任?;蛟S學校是想看教師新手和初一新生之間能擦出怎樣的火花,所以所有新入職的教師都是初一新生的任課老師。
不得不說,學校的想法是不明智的,起碼在我的身上沒有體現其價值。作為一個平時說話都不會太大聲的女生,上課都要靠吼才能壓住學生的吵鬧,一天下來喉嚨都是啞的;下課要備課、批改作業,要應付學校的各種會議和檢查,要抽空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還要忍受學生家長的抱怨;放學之后要去學生的宿舍查寢,順便"聆聽"宿管阿姨的"教誨",在心里記著第二天早上要把哪個學生揪出來做典型。
等一天終于結束,可以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腦海里回放的全是我在講臺上張牙舞爪的樣子,一點溫文爾雅、高貴端莊的氣質都沒有,這與我心目中的教師形象差太遠了??赡苁俏业慕虒W方法有問題,也可能是我根本就不適合做老師。
思考再三,我辭職了。
· 貳 ·
腳踏實地
然后,在事業單位一直做到現在。剛入職的時候,名校碩士畢業生的身份確實引起了領導的注意,但僅此而已,反而帶來了一些其他聲音:"名校研究生為什么選擇在我們這種地方???""研究生也沒多了不起,水平也就這樣??!""還出過國呢,也沒見有多厲害??!"漸漸地,再有人問起我畢業的學校時,我都只模糊地說城市名,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今年是我在事業單位的第三年,由于工作需要,現在的工作崗位是我入職以來的第三個崗位。雖然都是寫作類的工作,但是身處的環境變了,身邊的同事和領導也變了,而我始終都記得入職時對自己的承諾。
01.不戴有色眼鏡看人
入職第一年,我們同一批的新進人員被統一分配到街道辦事處鍛煉。在辦事處的4個月,我作為正式人員,接觸到了許多臨時工,雖然是臨時工,但是他們的工作能力一點都不比正式人員差。這讓我想起了考研的經歷,備考時大家都很努力,最后的成功和落榜,只是今后去向的分水嶺,并不能打上"優秀"和"不優秀"的標簽。
這和臨時工、正式人員這兩個稱呼是一樣的道理,只是身份的不同,并不能抹殺突出的能力。所以,我從來沒有因為身份不一樣就高看誰或者低看誰,而是盡可能地學習別人的長處,促使自己更快地成長。
入職第二年,我被提前抽調到考試報名的單位,開始以借調人員的身份工作。雖然一開始我并沒有"借調"和"在職"的概念,只是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但是在和同事不斷接觸的過程中,"借調"的標簽始終跟隨著我。好不容易一年試用期到期,我被轉正,可以摘掉"借調"的標簽了,我又被借調到更高一級的單位工作。
在這里,我感受更深的不是"借調"和"在職",而是"事業身份"和"行政身份"。我承認,在被問到我的身份時,我自卑了。同時,也認識到,越是高一級的單位,優秀的人越多。在這里,我有幸認識了材料寫作高手,見到了后勤保障能人、統籌協調的"大管家"和演講技巧一流的"明星主播"等等許多在自己的崗位上獨當一面的人。當然,也有和我身份一樣的被借調過來的同事。
不管是何種身份,大家的工作沒有高低之分,每個人也都有各自的長處。進步最快的方法就是不斷吸收別人的優點為自己所用。不管是最初的"優勢群體",還是現在的"弱勢群體",我能做到平等待人,也盡量做到不卑不亢。
02.真誠待人
大家都說"職場如戰場"。我不否認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與其花費時間勾心斗角、浪費精力揣測他人,不如利用這些時間和精力提升自己。
工作中,遇到同事需要幫忙的,我能做到的都會盡量去做,也從來沒想過回報,只因為自己覺得能幫就幫,就當攢人品了;確實做不了的也會直說,因為我覺得與其支支吾吾推三阻四,不如直接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猜測和誤解。
或許是我運氣好,目前為止遇到的人都是很好相處的人,并沒有遇見使壞、下絆子之類的事情,這也證明了真誠待人也會被人真誠相待。也或許是我夠愚鈍,被人使壞還沒發現。但最重要的是問心無愧,不是嗎?
03.踏實工作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是我一直深信不疑的一句話。不管是在哪個崗位,領導交代的任務一定做到最好,雖然有時候要花很多時間,不得不加班才能完成任務,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偷懶或投機取巧。因為我知道,只有自己腦子里的知識是別人偷不走的,能力才是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對于初入職場的我來說,每一個任務都是一次學習知識的機會,要想在入職第三年憑借自己的能力在單位中獲得一席之地,只能通過踏實工作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當然,領導的贊賞和表揚也是一大動力,但這都不是最主要的,我認真工作,不是為了獲得表揚和贊賞,而是為自己以后的道路打好基礎。太過于注重外在的看法,就會堙沒內心的聲音。
寫在最后
新的人生已經開始,以前的榮譽和光環已成為過去式,唯有磨礪和經驗能讓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稍顯從容。我也會繼續參加公務員考試,優秀的人那么多,我也要成為其中的一個。
混跡職場太久,終會沾染一些不想要的習氣,但愿我能牢記初心,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做真實的自己。
我從小性格耿直,眉宇間甚至透露出一絲傲慢,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情商低"或"不會做人",這為我今后的職場路帶來許多磕磕絆絆,甚至一度帶給我潛在的威脅,而我卻不自知,三番五次"以身犯險",好在最后有驚無險。
- 本文選自高校人才網第三屆征文大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