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10年培養碩博人才超過700萬。
研究生畢業人數不斷突破新高,就業壓力也步步緊逼。前有985/211碩博扎堆小縣城,后有高校招聘輔導員要求28歲以下博士。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丨圖源:數據基地
研究生內卷已成為必然。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研究生“內卷”在考上研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 壹 ·
研究生“內卷”,是從搶不到宿舍開始的
近日,某高校#上百名研究生新生需校外自費租房#的話題一度沖上微博熱搜。
據悉,由于學校宿舍資源緊張,碩博新生需要拼網速,在線搶宿舍床位。結果,約有200名同學沒能搶到宿舍,需要校外租房。
“你暫未分配到宿舍床位,請先自行安排住宿”
而對于校外租房的新生,學校不僅沒有補貼,還告知學生“如發生財產損失等事情,應本人自行承擔責任,學校不承擔任何責任?!?/b>
這令許多搶不到宿舍的同學感到不滿。
本身讀研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現在還要租房讀研,對于經濟條件不是那么好的同學來說,又多了一個負擔。
事實上,在持續擴招下,不提供宿舍恐怕會成高校常態。近年不少985、211高校已明確,不再為全部研究生提供宿舍。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供需矛盾加劇。
一方面,研究生擴招+讀研人數上升,對于住宿的需求量加大;另一方面,學校擴建宿舍卻不容易,既需要錢又需要地。
這就導致缺口難以補上,學校只能讓學生校外租房,以緩解住宿壓力。
以前工作不好找,現在連宿舍也不好找了。
考研逐漸“高考化”,學歷內卷嚴重,搶不到宿舍或許只是一個初級試驗。
畢竟,比起找宿舍,還是找工作要難得多。
· 貳 ·
這屆研究生找工作有多難?
受到國內疫情、國際形勢等因素影響,我國就業總體仍然面臨著嚴峻挑戰。
根據《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自由職業、慢就業比例進一步提升。
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面對就業壓力,不少人選擇繼續讀書——本科讀研,碩士讀博。
但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社會來說,就業壓力只是延后,遲早還是會到來。
研究生雖然有學歷優勢,卻不是絕對優勢。碩士小林表示:“試過追問hr,被告知這個崗位更適合本科生?!?/span>
>>對于企業,用人需求回歸理性
越來越多公司注重人崗匹配。有企業hr透露:“研究生的預期薪資比本科生高,為了控制成本,一些本科生可以做到的崗位,就不會考慮研究生了?!?/span>
同時,人才的高學歷也會給公司壓力。碩士小林提到“一些企業會擔心研究生入職后對崗位不滿意,做不長”,跳槽風險也是企業的顧慮之一。
有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2022屆碩士生簽約比例大幅下降13%。
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企業不再追求高學歷人才,另一邊,追求高學歷人才的高校,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對于高校,求職門檻一再提高
眾所周知,高校是博士就業的好歸宿。然而前往高校求職的博士實在太多了,好的學校從來不缺博士,于是求職門檻一再提高。
博士學位不夠還要看第一學歷是不是985、招聘輔導員限制年齡28歲以下的博士……第一學歷、年齡等因素成為了人才篩選的附加條件。
從高校角度出發,或許是情有可原;但從人才角度出發,這樣的求職環境充斥著焦慮,逼著研究生們每一步都不能走錯。
面對這樣的境況,碩博人才能做些什么呢?
01.重視職業規劃
民辦跳槽公辦,難;小公司進大公司,也難……職場每一步都很關鍵,之后想走回頭路注定不易,尤其是當下,求職者的試錯成本變得高昂,選對一條合適的路顯得尤其重要。
職業規劃自然是越早進行越好,根據自己的個人能力和職業需求,分析求職的優勢與劣勢,才能取長補短,有策略地求職。
02.爭取實習機會
大多數用人單位都希望以最低成本招到人,甚至是即招即用,減少人員培訓的投入。即使是高校招聘輔導員,如果有黨務工作經驗也更有機會優先。
可以通過師兄師姐、社區論壇等,了解自己的專業或行業對于工作經驗是否有要求,有怎樣的要求,如果相關的實習經歷可以加分,就需要爭取實習或實踐的機會。
03.求職多投多試
說不如做,行動起來,把簡歷投出去再說。不要害怕失敗,多投多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復盤,總結經驗,才能找到求職的最佳狀態。
學會接受“淘汰是一種常態”,可能你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但依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求職是辛苦的,但求職不順,無須妄自菲薄,被拒絕并不意味著你不優秀。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最后,祝愿各位求職者,早日找到喜歡的工作!
▍往期內容
>>《七成高校教師無博士學位,為什么博士找教職還這么難?丨高才情報局第39期》
>>《上財研究生,從央企到送外賣:省省吧,研究生還沒那么慘!丨高才情報局第38期》
>>《碩博男女婚戀實錄:找對象比找工作難100倍!丨高才情報局第37期》
